助聽器其實是屬于一種輔助裝置,是幫助你聽見聲音的。經(jīng)過科學驗配,選擇適合的助聽器,長期佩戴可以保護殘余聽力,讓聽力下降的速度降低,保護大腦對言語的辨識能力。其實出現(xiàn)聽力損失以后,不干預不戴助聽器,聽力會隨著時間越變越差,聽損程度越來越重,所以戴助聽器不會越戴越聾。

戴上助聽器,并不是萬事大吉了。開始戴助聽器時,會不習慣,不舒適,尤其是聽力下降已持續(xù)一段時間的朋友,總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。這個過程一般是1~3個月。第一步,戴上助聽器,音量適宜,聽聽自己的聲音,聽聽周圍生活中各種熟悉的聲音。第二步,適應了小范圍內的聲音后,可試著聽大范圍內的聲音。第三步,去適應各種場合聲音。原則為:先單調,后嘈雜;先室內,如廚房、客廳等,后室外,如菜場、商場等;先短時間配戴,慢慢適應,逐步延長時間,直至整天配戴。

戴助聽器會越戴越聾嗎?這是一種普遍的錯誤認知,助聽器本身如果沒有存在質量不合格、驗配不合格的問題,在專業(yè)的驗配機構嚴格按照客戶本身的聽力情況進行驗配,是不會導致聽力進一步受損的,反而有利于減緩已經(jīng)存在的聽力損失。戴助聽器是不會越戴越聾的,因為助聽器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,而不是治療。如果出現(xiàn)越戴越聾的情況考慮是年齡的因素導致聽力逐漸下降,或者是由于助聽器驗配不合適所引起的。建議要經(jīng)過專業(yè)的驗配師進行驗配,根據(jù)自身的情況戴合適的助聽器才能有助于保留殘余的聽力,不至于越戴越聾

助聽器的結構:(1)麥克風:收集聲音并轉化成電波。(2)放大器:增加電波的強度。(3)接收器:剛好和麥克風相反,把增加的電能再轉回成聲波。(4)電源:小型電池。(5)外殼:保護內部結構。助聽器是一個小型擴音器,把原本聽不到的聲音加以擴大,再利用聽障者的殘余聽力,使聲音能送到大腦聽覺中樞,而感覺到聲音。為聽障者帶來很大便利。以上便是為大家介紹的的助聽器的種類和結構,希望對大家有幫助!

助聽器的原理大致為通過"麥克風"將聲音信號轉化為電信號,通過信號放大與處理電路,再用"受話器"將電信號又轉換為聲音信號。本質上說,助聽器就是放大聲音的電子產(chǎn)品。助聽器的基本結構包括傳音器、放大器、耳機、電源四個主要部分。助聽器的原理是把聲音信號轉變?yōu)殡娦盘?電能)送入放大器,放大器則將輸入很弱的電信號放大后,再傳至輸出換能器,輸出換能器由耳機或骨振動器構成,其作用是把放大的強信號由電能再轉換為聲信號(聲能)或動能輸出。因此,耳機或骨振動器傳出信號比之傳聲器原來接收的信號強多了,這就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彌補聽覺障礙者的聽力損失。